当前位置:综合资讯 > 正文

恺撒堡特邀艺术家梁国荣—钢琴学习的那些“秘籍”

http://www.shcaoan.com 中华娱乐网 2020-2-5

恺撒堡特邀艺术家梁国荣—钢琴学习的那些“秘籍”

   近日,青年钢琴家、恺撒堡特邀艺术家、广西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梁国荣作客嘉宾聊天室,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琴路上的点滴。

   记者:梁老师您好,很高兴这次能在百忙之中能进行这个采访。得知梁老师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钢琴家,同时培养了一批批非常优秀的学生,我们有非常多的问题和疑问想和您探讨。

   梁老师:主持人您好,很荣幸能和您一起交流,我是一名年轻的老师,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摸索,只能谈谈我的一些浅见,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还请您原谅。

   记者: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琴童行列。你觉得学琴的秘诀是什么?

   梁老师:在我的角度学琴没有啥秘籍,如果非要有秘籍就是比谁练得多,钢琴不是教的,是练出来的。如果还要找一个秘籍,就是看谁的大脑更清晰,知道自己在练什么,需要解决什么,要练到什么效果。大脑很重要,有人在练琴的时候是“选配”有人是“标配”,练琴用脑了,有意识了,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。它像一个导航一样,有起点,有终点,还要知道哪里拐弯,哪里直行,这个很重要。

   记者:这个可以理解为练琴方法吗?

   梁老师:也可以这样理解。何为“方法”?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的“捷径”,有时候包括我自己或者是我的学生都存在一个问题,很容易固化思维。其实再难的一个乐句都可以简单化去练习,再简单的句子也不要小看,复杂去巩固。但很多时候我的学生出现了某些技术问题,那我肯定首先是怀疑他们用了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、自己为难自己的指法。指法是一把钥匙,指法对了,门就开了,不对再换多几把“钥匙”,直到弹得舒服为止。

恺撒堡特邀艺术家梁国荣—钢琴学习的那些“秘籍”

   记者:综上所述,在您看来拥有这些学琴的“技能”算不算一个有天赋的学生?

   梁老师:一直以来我们对“有天赋”的学生的定义也许就是对音乐的敏感、对旋律的敏感、音乐一响起就摇头晃脑,手舞足蹈,看起来很有音乐的表现力。慢慢我们发现这些都太浅了,真正的“有天赋”也许就是他坐在钢琴面前的耐力,对音乐的专注,和对声音的追求。

   记者:据说梁老师您仍然每天都在练琴?

   梁老师:这个是肯定的,我知道的越多才发现自己懂的越少,我缺的东西太多了,练琴的目的一个是保证自己的演出质量,第二个是不能停止对音乐的追求。一旦停止了练琴,就停止了我对音乐的思考和追求,我也有很多我想去深入学习的曲目要学,包括学生的作品也要自己学。还有很多曲目未接触也未谋面,有些曲子耳熟心不熟,还有些心熟脑不熟。

   记者:您现在每天还要花多长时间练琴?

   梁老师:没算过,除了上课基本上都在练琴吧。平均6-8个小时左右。

   记者: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正在学琴的孩子们吗?

   梁老师:多上台,学艺术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放弃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。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你学钢琴不上台跟活着不洗澡没啥区别。钢琴是表演的艺术,不管弹得好坏,都应该主动去迎接每一次舞台上的洗礼和锻炼。

   哪怕去比赛,去考级,甚至举办一场家庭音乐会,能给孩子仪式感就行。

恺撒堡特邀艺术家梁国荣—钢琴学习的那些“秘籍”

   记者:谈到比赛,您怎么建议家长和学生们选择比赛?

   梁老师: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类型、大大小小的比赛,我通常会把比赛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普及型比赛,第二类是专业性比赛。这两大类别根据孩子的实质情况又要合理搭配和选择,对于程度浅的学生不要急于挑战专业性较强的比赛,可以在普及类型比赛里面找到“自信”和“甜头”,偶尔在搭配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比赛,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这样循序渐进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,如果一开始就挑战非常专业的比赛可能第一轮就刷下来了对孩子、家长的打击是非常大的。

   记者:感谢梁老师,非常荣幸能和您交谈,期待能听到您的演奏会

   梁老师:感谢您对我的信任,一定会有机会的。谢谢!

声明:中华娱乐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非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版权归作者所有,更多同类文章敬请浏览:综合资讯

恺撒堡特邀艺术家梁国荣—钢琴学习的那些“秘籍”